在2017年“雙十二”這天,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與國際乳業巨頭恒天然旗下的安佳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推出了“日日鮮”巴氏殺菌乳。這款鮮奶的誕生成為奶業新零售的一次嘗試,也從側面窺探出恒天然集團欲攻下中國巴氏奶市場的野心。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總經理雷永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阿里巴巴與恒天然的牽手給了國內奶企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一舉動對國內市場有一定影響,但是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沖擊。不過業內不乏質疑的聲音,多位乳業專家表示,盒馬鮮生進入奶業,營銷層面價值或許會大于經營層面。
針對雙方合作的具體模式等相關問題,記者分別給盒馬鮮生和恒天然發去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阿里瞄上乳業巨頭
12月12日,阿里巴巴和恒天然推出了一款名叫“盒馬-安佳”的日日鮮鮮牛奶品牌,它的保質期為7天,零售價為19.9元,奶源來自恒天然河北牧場。
巴氏奶是通過對原奶進行低溫殺菌而得到的鮮奶,因保質期較短,所以對奶源地和冷鏈運輸技術等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巴氏鮮奶從新西蘭空運至上海售賣,最快也需要72小時才能送達至國內消費者手中。使用本地奶源,則每天都能保證提供新鮮牛奶。
其實,此次合作能夠實現,和恒天然早已開始布局中國巴氏奶市場密不可分。從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秘書長周鑫宇向記者描述的情況來看,恒天然目前已在河北、山西和山東三地擁有自建牧場。不過,暫沒有其建設加工廠的消息。據恒天然內部員工介紹,“盒馬-安佳”是委托的第三方加工廠進行生產的。
恒天然集團是新西蘭最大的乳企,對中國整體乳業市場有一定的了解,在奶粉領域曾和國內企業貝因美等有過深度合作,旗下液態奶品牌安佳長時間在國內銷售。乳業專家宋亮告訴記者,國內暫時沒有出現能和恒天然對標的企業,這也是阿里巴巴選擇恒天然的原因之一。此外,恒天然不僅做上游牧場,同時在打造品牌方面也很有經驗。“恒天然在牧場方面的布局應該引起中國乳企的重視,尤其是生產巴氏奶的企業。因為中國常溫奶市場中,伊利、蒙牛的渠道滲透已經做的相當好,沒有任何一家乳企能夠撼動。但國內生產巴氏奶的企業基本都是當地乳企,沒有全國性的領軍企業。阿里巴巴和恒天然看重的就是這種戰略上的機遇。”雷永軍向記者分析到。
宋亮告訴記者,一二線城市居民對于新鮮的巴氏奶有明顯的需求,生鮮電商的競爭本質上是供應鏈端的競爭,而盒馬鮮生的供應鏈體系也是其一個優勢。
據悉,“盒馬-安佳”這款奶也可以在大潤發超市進行售賣。而在11月20日,阿里巴巴投入約224億港元(約28.8億美元),獲得了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圖仍在擴張中,其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給經營提供幫助。好鮮近無人生鮮便利店創業者王立強認為,用戶數據對供應鏈優化和客戶精準營銷有很大價值,作為零售商,最需要具備的就是預測客戶需求,其次是指導供應鏈建設,降低供應鏈成本。
“通過線上和線下數據的分析,奶業的新零售會有很大的發展,但是也會面臨售后問題解決成本高,奶品缺乏大面積宣傳等問題。”業內人士劉先生向記者提到。
盡管新零售模式正受到市場追捧,但仍有乳業專家認為,資本大鱷進入奶業多為攪局者,這類合作模式僅是一種營銷手段。
巴氏奶的競爭
在提及這種新的合作模式會不會沖擊到傳統乳企時,雷永軍告訴記者,阿里巴巴與恒天然的聯合給了國內奶企新的思路,但是不會有實質性的沖擊。因為中國的巴氏奶企業多為區域型乳業,企業規模較小并且局限于當地,無法做到像常溫奶那樣通過廣告宣傳擴大銷售。
但是,北京三元、南京衛崗這類傳統送奶上戶的配送模式將會受到挑戰。 “未來新零售的發展趨勢沖擊到三元這類企業的傳統配送渠道是必然的。新零售的本質是渠道再造,使用全新的配送體系,傳統送奶上戶模式將迎來很大的挑戰。”宋亮說。
他同時提到,新舊模式中不變的是:但凡配送都離不開人,這就需要將傳統的配送方式與新零售的服務體系相結合。
“在巴氏奶領域的競爭中,區域乳企依然是重要的參與者,當然,乳業巨頭看到商機后也會加入進來。”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秘書長王偉明向記者表示。
實際上,巴氏奶領域是許多全國性乳企的一大軟肋,在周鑫宇看來,全國性乳企產品結構已經較為成熟,增加巴氏奶產品需要重新調整產品結構,更新相應設備,有一定難度。
王偉明則認為,消費者習慣是較難改變的,很多消費者已經習慣了提前交錢然后喝奶的模式,三元的市場就依然很穩固??v觀中國奶業發展歷史和居民消費習慣,物流技術的發展改變著居民的消費習慣。由于物流環境和技術的限制,常溫奶易儲存,也方便調度,這也就養成了多年來國內消費者喝常溫奶的習慣,而在國外,巴氏奶早已是生活的必需品。
物流技術的發展也讓喝新鮮奶成為了一種趨勢。專做二三線城市的南京衛崗乳業,其新任董事長白元龍就曾有過多年的物流經驗,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衛崗未來的整體布局。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市場巴氏奶占有率仍較低,價格也相對偏高。中國的巴氏奶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王偉明認為,巴氏奶的生產和配送仍然有很多限制條件,恒天然雖然在中國布局早,但是短期內仍然無法撼動區域乳企的渠道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