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黑話詞典”,圈外人不懂,圈內人都懂,在被動房/超低能耗建筑這個建筑熱門圈里,也有自己的“黑話”……
通用黑話
01建筑節能率:基準建筑年能耗與設計建筑年能耗的差與基準建筑年能耗比值的百分率。
02建筑熱工設計氣候分區:為使建筑熱工設計與氣候條件相適應而做出的氣候區劃。
03建筑用能規劃:以城市規劃為依據,對建設區域內的建筑用能需求進行預測并對能源供應方式進行優化配置的活動。
04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通過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減少建筑運行中的能源費用,分享節能效益以實現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的一種市場化服務方式。
05熱橋:圍護結構中局部的傳熱系數明顯大于主體傳熱系數的部位。
06建筑物耗能量指標:為滿足建筑室內環境設計條件,在一定時間內單位建筑面積消耗的需由能源設備供給的能量。
07熱電聯產:熱電廠同時生產電能和可用熱能的聯合生產方式。
08冷熱電三聯供:以一次能源用于發電,并利用發電余熱制冷和供熱,同時向用戶輸出電能和熱(冷)的能源供應方式。
09室外管網輸送效率:室外供熱管網輸出總熱量(輸入總熱量減去各段熱損失)與管網輸入總熱量的比值。
10耗電輸熱比(EHR):設計工況下,集中供暖系統循環水泵總功耗(kW)與設計熱負荷(kW)的比值。
11空調系統綜合能效比:以建筑整個空調系統為對象,空調系統的制冷量與系統總輸入功率之比。
12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形成的常規能源替代量或節約量的總和在建筑總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率。
13熱泵系統能效比:熱泵系統制熱量(或制冷量)與系統總耗電量的比值,系統總耗電量包括熱泵主機、各級循環水泵的耗電量。
14建筑節能設計專項審查:對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是否滿足相關建筑節能法規政策和標準規范要求所進行的審查活動。
15建筑節能工程檢驗:對建筑節能工程中的材料、產品、設備、施工質量及效果等進行檢查和測試,并將結果與設計文件和標準進行比較和判定的活動。
16建筑節能工程驗收:在施工單位自行質量檢查評定的基礎上,由參與建設活動的有關單位共同對建筑節能工程的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進行抽樣復驗,并根據相關標準以書面形式對工程質量是否合格進行確認的活動。
17建筑能源審計:依據國家有關節能法規和標準對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水平、能源經濟和環境效果進行檢測、核查、分析和評價的活動。
18建筑節能診斷:通過現場調查、檢測以及對能源消費賬單和設備歷史運行記錄的統計分析等,找到建筑物能源浪費的環節,為建筑物的節能優化運行和節能改造提供依據的過程。
專業黑話
01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K,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W/(m·K)。
02蓄熱系數:當某一足夠厚度單一材料層一側受到諧波熱作用時,表面溫度將按同一周期波動。通過表面的熱流波幅與表面溫度波幅的比值。單位W/(㎡·K)。蓄熱系數越大表示波動越小,熱穩定性越好,建筑鋼材:126;保溫材料:0.03~0.08
03保溫結構一體化:保溫層與建筑結構同步施工完成的構造技術。
04比熱容(c):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K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單位kJ/(kg·K)。水比熱較大,非金屬較小,金屬的比熱更小。
05表面換熱系數(α):表面與附近空氣之間的溫差為1K,1h內通過1㎡表面傳遞的熱量,在內表面,稱為內表面換熱系數;在外表面,稱為外表面換熱系數,單位W/(㎡·K)。
06表面換熱阻(R):表面換熱系數的倒數。在內表面,稱為內表面換熱阻;在外表面稱為外表面換熱阻,單位(㎡·K)/W。熱阻是表征圍護結構本身或其中某層材料阻抗傳熱的物理量。
07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不同地區、不同朝向的圍護結構,因受太陽輻射和天空輻射的影響,使得其在兩側空氣溫差同樣為1K情況下,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要改變。這個改變后的傳熱量與未受太陽輻射和天空輻射影響的原有傳熱量的比值,即為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
08圍護結構溫差修正系數:根據圍護結構與室外空氣接觸的狀況對室內外溫差采取的修正系數。
09采暖能耗: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能量,包括采暖系統運行過程中消耗的熱量和電能,以及建筑物耗熱量。
10建筑物耗能量指標:為滿足建筑室內環境設計條件,在一定時間內單位建筑面積消耗的需由能源設備供給的能量。
11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下,為保持室內計算溫度,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由室內采暖設備供給的熱量。單位:W/㎡
12換氣體積:需要通風換氣的房間體積。
13換氣次數:單位時間內室內空氣的更換次數。換氣次數=單位時間內房間送風量/房間體積
14采暖期天數:累年日平均溫度低于5℃的天數。這一天數僅供建筑熱工和節能設計計算時采用。
15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內,室外逐日平均溫度的平均值。
16采暖度日數:室內基準溫度18℃與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之間的溫差,乘以采暖期天數的數值,單位℃·d。在熱工設計計算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