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漲500塊!”歲末,在十里堡租房的市民王先生接到了中介的電話。新一年合同,他的這套兩居室月租金從5500元上漲到6000元。
政策鼓勵出租,房企調整戰略,專家看好租賃。但擺在眾多租戶面前的現實是,新一輪租期的租金毫無意外上漲。近日,有研究機構披露,一線城市租賃房源的供應缺口,成為“租購并舉”順利推進的一大考驗。
鏈家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一份一線城市租賃市場的缺口數據,其中北京租賃人口大約731萬,租賃房屋數量(間)大約是300萬,租賃缺口大約431萬間(折合220萬套)。依據這份數據,上海、深圳的租賃缺口也分別在586萬間和223萬間。相關人士解釋,這份數據主要針對于“品質出租”,也就是“戶均一套、人均一間”的標準。
“解決有房換租家庭、無房整租家庭、年輕白領、低收入人群、農民工5類人群不同的租住需求,為其提供以可支付為核心的配套資源及服務是租賃行業需要首先考慮的突破口。”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認為,一線城市以上幾類住房需求都沒有得到很好滿足,需要盤活,也需要增量開發。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說,群租房屢禁不絕,歸根結底還是房源緊張,而房源緊張又直接導致了租金上漲,58集團2017租賃藍皮書數據也顯示,北京租房人群人均月租金為2795元,和2016年相比上漲14%。翻看歷史數據,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在2012年到2016年的租金漲幅基本每年都在8%至15%之間。
張波預計,未來三年全國住房租賃市場的成長空間非常廣闊。目前,已有北京等十余個城市開始增加租賃土地供應規模,以保障租賃市場穩定發展。未來租賃土地供應占比三成左右將成為各地的標配,住房租賃將成為保障居住權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